在 “雙碳" 目標與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浪潮中,一場關于能源利用的革新正在工業領域悄然發生。當大多數企業還在為光伏余電反送電網面臨罰款而頭疼時,山東龍強機械制造廠已通過一套 “光儲防逆流" 智能系統,實現了光伏能源 100% 就地消納,不僅規避了政策風險,更讓企業電費成本直線下降。這究竟是怎樣一套神奇的系統?今天我們就來揭秘這場工業能源管理的 “智慧革命"。
一、政策倒逼 + 技術剛需:光儲配儲為何成企業必答題?
“以前光伏發的電用不完就送電網,現在政策不允許了,送多了還要被罰款!" 不少安裝了光伏的企業主都有這樣的苦惱。隨著國內多地明確要求新建光伏項目按 10%-20% 容量配儲,且六月后光伏上網電價變為浮動電價,光儲一體化方案已從 “選擇題" 變成 “必答題"。
1. 政策紅線:余電反送 = 違規罰款
中東部地區電網承載力接近飽和,分布式光伏消納壓力巨大。政策強制要求配儲,就是要通過儲能平抑發電波動,減少棄光現象。以山東龍強機械廠為例,當地電力公司明確要求 “只能就地消納,禁止余電上網",一旦檢測到逆流,將面臨高額罰款。
2. 技術痛點:光伏 “任性發電" 拖累電網
光伏發電天生帶著 “間歇性" 的脾氣 —— 晴天猛發電,陰天 “摸魚",這種不可預測性會對電網頻率和電壓造成沖擊。而儲能系統就像一個 “電力蓄水池",把白天富余的電存起來,晚上或陰天再用,既能提升電能質量,又能減少對電網的依賴。
3. 經濟賬:儲能成本下降,峰谷套利變 “印鈔機"
曾幾何時,儲能系統因成本高讓企業望而卻步。但如今儲能電芯成本大幅下降,搭配峰谷電價差,企業可以在電價低谷時充電,高峰時放電,一來二去,不僅用電成本降了,還能通過輔助服務賺收益。龍強機械廠的項目負責人算過一筆賬:“這套系統用不了幾年就能回本,后續都是純收益。"
二、200kW 光伏 + 100kW 儲能:看壽光這家工廠如何玩轉 “電力魔術"
在山東省壽光市龍強機械制造廠的屋頂和廠區空地上,200kW 的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配套的 100kW/215kWh 儲能系統如同一個沉默的 “電力管家",時刻監控著電力的流動。
1.項目核心配置揭秘
光伏發電系統:通過多臺逆變器將太陽能轉化為 0.4kV 交流電,再經變壓器升壓至 10kV 接入電網。
儲能系統:100kW 的儲能裝機量,相當于在廠區建了一個 “電力銀行",隨時存蓄和釋放電能。
并網方案:光伏與儲能共用一個并網柜,在并網點設置 “電力關卡",嚴格控制電力流向。
2.電力 “不走回頭路" 的秘密
當地電力公司的 “禁逆流令" 如何實現?關鍵在于一套 “智能監測 + 動態調控" 的雙核系統。當光伏發電過剩時,系統不會讓多余的電 “倒流" 回電網,而是立即啟動儲能系統充電,把多余的電能存起來;當光伏發電不足時,儲能系統再放電補充,確保電網始終 “只進不出"。
二、防逆流裝置 + 協調控制器:給電力流裝個 “智能導航"
1.龍強機械廠的解決方案堪稱 “電力交通管制" 的教科書案例。
這套系統的核心在于三個 “神器":
1)防逆流保護裝置:電力流向的 “執法"
安裝在公共連接點的 AM5SE-IS 防逆流保護裝置,就像一個 24 小時值守的,實時監測是否有逆流情況。一旦發現電力 “想倒流",立刻發送信號給 “總指揮"。
2)協調控制器:電力調度的 “大腦"
ACCU-100 協調控制器是整個系統的神經中樞。它像一個超級計算器,實時收集市電進線功率、光伏發電功率等數據,經過復雜運算后,向逆變器和儲能系統發出指令:“光伏發多了,降功率!"“儲能該充電了,開始工作!"
3)模塊化智能網關:數據傳輸的 “高速公路"
ANet-2E4SM 智能網關負責打通各個設備的 “任督二脈",讓數據在逆變器、儲能系統、保護裝置之間高速傳輸,確保指令及時準確傳達。
2.系統如何實現 “防逆流 + 高效消納"?
實時監測:時刻盯著市電總進線功率和光伏發電功率。
智能計算:協調控制器根據負荷需求,算出光伏該發多少電,儲能該充 / 放多少電。
柔性調節:發現逆流風險前,提前調節逆變器功率和儲能充放電,避免并網柜跳閘。
四、從 “棄光損失" 到 “峰谷套利":這套系統帶來多少真金白銀?
這套光儲防逆流系統給龍強機械廠帶來的改變是實實在在的:
1.棄光損失大幅減少
以前光照充足時,光伏發的電用不完就只能 “浪費",現在多余的電全被儲能存起來,棄光率顯著降低,相當于每度電都變成了 “真金白銀"。
2.并網柜跳閘頻率驟降
防逆流綜保跳閘曾是企業的 “心病",跳閘不僅影響生產,還可能被電力公司問責。系統投用后,通過柔性調節提前化解逆流風險,跳閘次數大幅減少,生產穩定性大大提升。
3.電費成本直線下降
除了避免罰款,儲能系統還能玩 “峰谷套利":谷段電價低時充電,峰段電價高時放電,一來一回,電費支出大幅降低。加上需量管理的優化,企業每年省下的電費相當可觀。
4.低碳轉型一步到位
這套系統每年可幫助企業減少數千噸碳排放,不僅響應了 “雙碳" 號召,還為企業贏得了綠色發展的口碑,在招投標等場景中更具競爭力。
五、從 “被動用電" 到 “主動控能":工業能源管理進入智能時代
龍強機械廠的案例只是一個開始。在 “源網荷儲" 一體化的趨勢下,光儲防逆流技術正在成為工業企業能源管理的 “標配"。它不僅解決了 “余電不上網" 的政策合規問題,更通過智能調控讓能源利用大化,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價值。
隨著構網型儲能技術與智慧能源平臺的深度融合,未來會有更多傳統工業企業像龍強機械一樣,從 “高耗能" 轉向 “低碳化",從 “被動用電" 升級為 “主動控能"。這場能源管理的智能化革命,正在重塑整個工業生產的模式,為 “雙碳" 目標的實現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