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電表、一組代碼、一套算法,正悄然改寫中國工業的碳足跡。在無錫某工業園區的指揮中心,大屏上跳動的數字顯示:光伏發電滿載運行,儲能系統高效充放,產線功率動態調整——園區年度電費支出銳減36.7%,碳排放強度直降62.5%。這并非科幻場景,而是安科瑞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臺落地的日常。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建立一批零碳園區",一場席卷全國的工業綠色革命已然啟動。無錫市發布《零碳園區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規模化建設零碳工廠的路線圖。
政策背后是嚴峻挑戰:傳統工業園區面臨綠電消納率不足60%、儲能回本周期超5年、碳核算誤差高達40%等痛點。當歐盟碳關稅倒逼出口型企業,當“雙碳"考核納入地方政府KPI,零碳工廠已從‘可選項’變為‘生存項’。
AcrelEMS3.0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可以幫助園區有效的管理能源,其功能包括:
綜合監控:實現園區變電站、光伏、儲能、負荷、充電樁、環境數據的采集、監測、可視化展示、異常告警、事件查詢、報表統計等功能;
智能控制:協同光伏、儲能、負載等多種能源主體,動態規劃智能策略,實現儲能、光伏協調控制,比如計劃曲線、削峰填谷、防逆流、新能源消納、需量控制等;
能源分析:具備微電網能耗及效益分析、微電網經濟運行分析、多維度電量分析,并進行日、月、年能源報表統計;
碳資產管理:企業碳資產管理功能,包括碳盤查清冊、碳配額管理、碳排放分析、碳流向、碳盤查報告、碳交易記錄等等。
功率預測:以歷史光伏輸出功率和歷史數值天氣數據為基礎,結合數值天氣預報數據和光伏發電單元的地理位置,采用深度學習算法建立預測模型庫,實現光伏發電的短時和超短時功率預測,并經進行誤差分析;同時對微電網內所有負荷,基于歷史負荷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算法,預測負荷功率曲線。
優化調度:根據分布式能源發電預測、負荷預測結果,并結合分時電價、電網交互功率及儲能約束條件等因素,以用電成本低為目標,建立優化模型,采用深度學習算法解析微電網運行功率計劃,系統通過將功率計劃進行分解,實現對光伏、儲能、充電樁的優化控制。
安科瑞作為專業的智慧能源管理解決方案提供商,能為零碳園區建設提供包括分布式光伏、分布式儲能、電動車有序充電以及園區智慧能源管理平臺等解決方案,為零碳園區的建設提供“云-邊-端"一體化解決方案,利用“云邊協同"智慧策略幫助園區充分利用好新能源,明確降碳成本效益路線圖。
分布式光伏解決方案
著新型電力系統的發展以及國能發新能規〔2025〕7號文、發改價格〔2025〕136號文相繼出臺,分布式光伏建設越來越需要面臨并網、運行安全和能量管理方面的問題,并不是建了就能用。供電部門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網保護、穩控系統、電能質量以及和調度的通信均有要求。
分布式儲能解決方案
儲能系統作為光伏發電蓄水池和中轉站,在消納光伏發電過程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在零碳園區建設中。
按照GB/T 36547-2018《電化學儲能系統接入電網技術規定》要求,儲能系統的微機保護配置要求:儲能電站并網點配置AM5-IS防孤島保護,非計劃孤島時應在2s動作,將儲能電站與電網斷開。
關于儲能系統計量點的設置:如果儲能系統接入園區內部電網,計量點設置在并網點。
儲能單元應具備絕緣監測功能,當儲能單元絕緣低時應能發出報警和/或跳閘信號通知儲能變流器及計算機監控系統,如果BMS或者PCS不具備絕緣監測功能可單獨配置直流絕緣監測裝置。
通過10kV接入公用電網的儲能系統電能質量宜滿足GB/T19862要求的電能質量監測裝置,當儲能系統的電能質量指標不滿足要求時,配置電能質量在線監測裝置監測并網點電能質量。
有序充電解決方案
以電代油、以電代氣是零碳園區能源轉型中一個的過程,為新能源車補充能源的充換電站也是必配設施。安科瑞有序充電系統基于預測算法,可以實現對企業變壓器負荷率、光伏發電和充電負荷需求預測結合充電樁的監控、調度和管理,提高光伏發電消納,提升園區微電網的運行可靠性,降低充電成本。
零碳園區并非單一的減排單元,而是集能源轉型、產業升級、技術創新、治理改革于一體的系統工程,是實現 “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抓手。其規劃和建設需要合理利用工具和能源管理軟件,來實現能源利用。未來,隨著更多零碳園區的建成,其不僅將成為區域經濟的 “綠色名片",更將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核心競爭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