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論光伏發電系統的未來發展之前,首先帶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光伏發電系統?其實光伏發電系統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光輻射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一種新型發電系統。大家可能對光生伏應不太了解,這里也簡單給大家科普一下。“光生伏應”,簡稱“光伏效應”,指光照使不均勻半導體或半導體與金屬結合的不同部位之間產生電位差的現象。當適當頻率的光照射PN結時,由于內建電場的作用,半導體內產生電動勢,或光生電壓,如將PN結短路,則會出現電流。這種內建場引起的光電效應稱為光生伏應。
一、主要組成部分
太陽能電池組件:太陽能電池組件是光伏發電系統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由多個太陽能電池片串聯和并聯組成,封裝在一個堅固的框架內,以保護電池片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太陽能電池片通常采用硅材料制成,分為單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等不同類型,各有其特點和適用場景。
逆變器:將太陽能電池組件產生的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以便與電網連接或供家庭和工業用電設備使用。根據不同的應用需求,逆變器可分為集中式逆變器、組串式逆變器和微型逆變器等類型。
支架系統:用于支撐和固定太陽能電池組件,使其能夠以最佳的角度接收太陽光輻射。支架系統通常由鋼材、鋁合金等材料制成,具有高強度、耐腐蝕和穩定性好等特點。
電纜和連接器:用于連接太陽能電池組件、逆變器、配電箱等設備,傳輸電能和信號。電纜和連接器應具有良好的絕緣性能、耐候性和導電性,以確保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
配電箱:對光伏發電系統的電能進行分配和控制,包括斷路器、熔斷器、防雷器等保護設備。配電箱還可以安裝計量儀表,用于監測系統的發電量和電能質量。
二、工作原理
太陽能電池組件吸收太陽光輻射能,產生直流電。直流電通過電纜傳輸到逆變器,逆變器將直流電轉換為交流電。交流電通過電纜傳輸到配電箱,配電箱對電能進行分配和控制。如果光伏發電系統與電網連接,交流電可以并入電網,實現電能的銷售和回饋;如果光伏發電系統獨立運行,則可以供家庭和工業用電設備使用。
三、優勢
與傳統能源相比,光伏發電系統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具體如下:
資源充足:太陽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據估算,太陽的核能速率足夠維持氫的儲量上百億年,這為光伏發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能量來源。而傳統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等是資源,儲量有限,隨著不斷開采會逐漸枯竭。
長期穩定:光伏發電系統只要有陽光照射就能持續發電,并且設備的使用壽命長,光伏電池組件的使用壽命通常可達 20 年以上,性能穩定,可長期為人類提供電力。
光伏發電過程中不消耗燃料,不排放溫室氣體、有害氣體和其他污染物,對空氣和環境沒有污染。傳統能源的燃燒會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造成大氣污染、酸雨等環境問題,還會加劇溫室效應。
無噪聲污染:光伏發電系統運行安靜,沒有噪聲產生,不會對周圍環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噪聲干擾。相比之下,傳統的火力發電站、水電站等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較大的噪聲。
分布廣泛:太陽能在地球上分布廣泛,無論是陸地、海洋、高山還是平地,只要有光照的地方就可以利用光伏發電系統。不像傳統能源的分布具有地域局限性,例如煤炭資源主要集中在某些地區,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也受到地質條件的限制。
安裝靈活:光伏發電系統可以安裝在建筑物的屋頂、墻面、空地等各種位置,能夠充分利用閑置空間,不占用額外的土地資源。還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靈活設計和安裝,適應各種規模的電力需求,從小型的家庭分布式電站到大型的集中式光伏電站均可建設。
成本下降: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業的規?;l展,光伏電池組件等設備的成本不斷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也在逐漸下降。在一些地區,光伏發電已經具備了與傳統能源競爭的能力,甚至在長期來看,光伏發電的總成本可能會低于傳統能源。
維護成本低:光伏發電系統的結構相對簡單,沒有機械傳動部件等易損部件,運行穩定可靠,維護工作量小,維護成本低。傳統能源發電系統,如火力發電需要定期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更換燃料等,成本較高。
減少對外依賴:通過發展光伏發電,可以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降低能源進口的需求,提高國家的能源安全性。特別是對于一些能源資源匱乏的國家和地區,光伏發電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分散式供電:光伏發電可以實現分布式供電,將電力生產分散到各個地方,避免了傳統能源集中供電模式下可能出現的輸電線路故障、電力供應中斷等問題,提高了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建設周期短:光伏電池組件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便于運輸和安裝,光伏發電系統的建設周期相對較短,可以快速投入使用,能夠及時滿足電力需求的增長。
四、中國光伏發電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呈現的特點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國內市場:盡管增速可能會有所波動,但總體仍將保持增長態勢。一方面,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重視和支持力度不斷加大,以及 “雙碳” 目標的持續推進,光伏發電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將不斷提高。預計未來幾年,國內光伏新增裝機量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分布式光伏市場也將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尤其是在工商業分布式和戶用分布式領域。另一方面,一些新興的應用場景,如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光伏 + 儲能、光伏制氫等,將不斷涌現,為光伏發電市場帶來新的增長空間。
國際市場:中國光伏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出口仍將是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隨著全球對清潔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以及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制定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國際市場對光伏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不過,國際貿易壁壘、地緣政治等因素可能會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出口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中國企業也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通過在海外建設生產基地、加強與當地企業的合作等方式,降低貿易風險,提高。
技術創新不斷推進:
電池技術:電池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升級是光伏發電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目前,N 型 TOPCon 電池、HJT 電池、BC 電池等高效電池技術已經取得了重要突破,并逐漸實現了產業化。未來,這些高效電池技術的將不斷提高,電池的轉換效率也將不斷提升。同時,鈣鈦礦及疊層等新型電池技術也在不斷研發和探索中,有望在未來成為光伏發電的重要技術路線。
光伏材料:光伏材料的研發也將不斷推進,以提高光伏電池的性能和降低成本。例如,新型的硅材料、導電漿料、封裝材料等的研發和應用,將有助于提高光伏電池的轉換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的可靠性和穩定性。
智能運維: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光伏發電的智能運維將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對光伏電站的實時監測和數據分析,可以實現對電站的遠程管理和控制,提高電站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運維成本。
產業整合加速:
企業兼并重組:當前光伏行業面臨著產能過剩、市場競爭激烈等問題,企業兼并重組將成為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通過兼并重組,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集中度,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同時,也可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行業的整體效益。
產業鏈協同發展:未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的協同發展將更加緊密。上游的硅料、硅片企業與下游的電池、組件企業之間將加強合作,共同開展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提高整個產業鏈的效率和競爭力。此外,光伏企業與電力企業、儲能企業等相關企業之間的合作也將不斷加強,共同推動光伏發電的應用和發展。
儲能融合發展:光伏發電具有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儲能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提高光伏發電的利用效率和可靠性。未來,光伏 + 儲能的融合發展將成為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一方面,儲能系統可以將光伏發電的多余電量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釋放,提高電力的供應穩定性;另一方面,儲能系統可以參與電力市場的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為光伏企業帶來額外的收益。隨著儲能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成本的不斷降低,光伏 + 儲能的應用模式將不斷成熟和完善。
分布式光伏快速發展:分布式光伏具有靠近用電負荷、建設靈活、投資小等優點,適合在城市、工業園區、農村等地區廣泛應用。未來,分布式光伏將成為光伏發電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隨著分布式光伏政策的不斷完善、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商業模式的不斷創新,分布式光伏的將不斷提高。例如,分布式光伏與建筑、交通等領域的融合發展將不斷加強,推動能源的綜合利用和節能減排。
對企業來說,用來管理和監控光伏發電的智能化系統是的,安科瑞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針對光伏發電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運維云平臺不僅可以提高發電站的發電效率和管理效率,也可以保障其安全性,下面簡單介紹其特點:
遠程監控與數據采集:
設備狀態監測:實時監測光伏電站中的逆變器、匯流箱、電表等關鍵設備的運行狀態,包括設備的開啟 / 關閉狀態、工作參數(如電壓、電流、功率等),確保設備正常運行。例如,能及時發現逆變器的故障報警信息,以便運維人員快速響應。
氣象數據采集:配備氣象監測設備,收集光伏電站現場的溫度、濕度、風速、太陽輻照度等氣象信息。這些氣象數據對于分析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評估環境對發電的影響以及預測發電量等具有重要意義。
發電統計與分析:
發電量統計:精確統計光伏電站的實時發電量、日發電量、月發電量、年發電量等數據,為用戶提供準確的發電數據記錄,便于用戶了解電站的發電情況和收益情況。
數據分析與報表生成:對采集到的發電數據和設備運行數據進行分析,生成各種報表和圖表,如發電量趨勢曲線、設備故障頻率統計等。用戶可以通過這些報表直觀地了解電站的運行狀況,為決策提供數據支持。
安全管理與告警:
安全監視:通過安裝攝像頭等設備,對光伏電站進行實時視頻監控,保障電站的設備安全和現場安全。同時,結合測溫產品等監測線纜溫度以及漏電流狀態,及時發現火災隱患等安全問題。
告警功能:當設備出現故障、發電異常或環境參數超出設定范圍時,系統會立即發出告警信息,并將告警信息分為不同級別(如普通、嚴重、事故等),以便用戶快速篩選和處理。
設備管理與運維支持:
設備檔案管理:建立詳細的設備檔案,記錄設備的型號、規格、安裝時間、維護記錄等信息,方便用戶對設備進行管理和維護。
運維管理:提供運維任務發布、任務記錄、運維事件打分、操作票管理等功能,幫助用戶規范運維流程,提高運維效率。同時,支持用戶根據實際需求自定義運維流程。
可視化展示:
電站分布展示:結合廠區實際分布情況,通過 3D 或 2.5D 平面圖顯示分布式光伏組件在屋頂、車棚等位置的分布情況,以及匯流箱、并網點的位置,方便用戶直觀地了解電站的布局。
數據可視化:將采集到的數據以圖表、曲線等形式進行可視化展示,使用戶能夠更直觀地了解電站的運行狀況和數據變化趨勢。
應用優勢:
提高管理效率: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分布較為分散的情況,該平臺可以實現集中管理和監控,減少了人工巡檢的工作量和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
提升發電效率:通過對設備運行狀態和氣象數據的實時監測和分析,用戶可以及時發現影響發電效率的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優化,從而提升光伏電站的發電效率。
保障電站安全:系統的安全管理功能可以及時發現和預警安全隱患,降低了電站發生安全事故的風險,保障了電站的安全運行。
兼容性強:該平臺已對接市場上主流逆變器廠家,如華為、陽光電源、固德威、錦浪等,能夠采集不同廠家逆變器的數據,并在平臺上進行統一管理,具有較強的兼容性。